新闻中心 |大国工匠

向香菱学“学习”

文章来源: 添加人: 更新时间:2011-11-28

 向香菱学“学习”——读红楼梦系列之三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副册的第一人。与《红楼梦》里许多女人公一样,香菱也是个苦命的女子。香菱本名英莲,是姑苏乡宦甄士隐(真氏隐)年过半百以后,膝下唯一的女儿。五岁的时候,甄士隐的这颗掌上名珠被被拐子拐卖出,受尽苦难,以致后来不知自己姓什么了。几经周折,被薛蟠买去后,改名香菱,跟随着薛家进京,因陪伴着薛宝钗融进了贾家大观园这个圈子。  
    自古红颜多薄命,进入了名门望府,并没有给香菱带来幸福: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是曹雪芹给香菱定下命运的判词,按照曹雪芹的意思,香菱最终要芳魂早散,“致使香魂返故乡”,结局应当是十分悲惨的,并不是高鄂续写的那样,经过金桂的风波后,在薛家和谐地渡过余生。
   《红楼梦》中香菱这个角色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身世,而是她的学习精神,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详尽讲述了香菱学诗的故事。今年十一期间再读《红楼梦》时,深有感触。此前,笔者曾写过向贾母学用人,向王熙凤学管理,这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向香菱学“学习”。

    第一,偷学。
    学习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很多想学习的人,或者因为家境,或者因为时间,或者因为身体等各方面因素,苦于学不到知识。比起被拐卖的没了人身自由的香菱,我们其实要幸运多了。香菱在种种逆境下,并没有甘于生活的寂寞,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望,按她自己的说法“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我想,对于想学习的人,时间不应当是借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挤它就有;家境也不应是借口,没有钱读大学,一样可以自学;身体也不应是借口,把学习当成兴趣,读书也会成为良药。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更需要“偷学”。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要在别人都下班的时候、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偷偷学习。我始终记着以前工作过的一家上市公司总裁对我说过的话:每一份私下的努力,总会获得公开的回报。

    第二,投师。
    “苦练三年,不如名师一点。”这话还是有道理的。自学,是打基础。没有老师指点,很难有突破。特别是香菱所学的旧体诗,无论是结构、章法、意境远非现在的白话文那么容易理解,况且她又没进过学堂,对旧诗的平仄和对仗常常百思不得其解——“又有对得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于是香菱决定拜师,先求于宝钗,宝钗笑她“得陇望蜀”,让她先缓上几天。见到黛玉,又缠着要黛玉教她作上几首。黛玉欣然答应,并对她进行点化。经过才女林黛玉的点拨,香菱茅塞顿开——“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是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竟还是‘不以词害意’。”
    紧接着黛玉帮她选了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诗,用来“打底子”,从而让香菱学诗少走弯路。
不怕不会,就怕不问。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个瓶颈很难突破,这时就需要投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勤奋。
    香菱不只是苦读,而且还苦思,苦写,用心之良苦,非常人能及。“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地”“皱了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如同着魔一般。有时折腾一夜,五更才睡,梦里居然也在作诗!对于香菱的执着,宝钗笑道:“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我想起了十几年以前在徐州一位写诗作画的朋友,有时同宿,最受不了他睡到半夜会突然爬起来写一阵子诗,或画上一幅画才睡。现在我更理解和承认这位朋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已经定居北京,在诗歌和书画创作方面获得一定成就。

    第四,实践。
    学为所用,学任何事情都是一样。香菱从学诗到写诗的过程,就是从学习到实践和创造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香菱写出的诗的水平是不同的。《红楼梦》中列举了香菱学作的三首咏月诗,意境一个比一个高远:
    第一首:比较平淡,措词不够雅致。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二首:有所进步,但过于穿凿。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清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第三首:梦中所得,神来之笔,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第三首诗将香菱的聪慧灵性及略带伤感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香菱从此名满大观园,也成为了曹雪芹笔下名副其实的“十二金钗”第一副钗。


    作者简介:马超。男。1971年生。先后任职于中国汽配商务网主编;理士企业中国区总裁办公室主任兼企划部经理兼深圳玛西尔电动车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经理;广州华美汽配用品全球采购港策划总监兼广州开发区汽车汽配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东莞华南国际汽配城执行总经理。
现任职于汽配《八点资讯》总编,深圳市八点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安徽省汽配与维修业商会兼职副秘书长,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17岁开始发表作品,被业内称为“汽配才子”。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